牛属于草食性哺乳动物,在农村是比较常见的家畜之一。夏季的气温不稳定,因此一旦管理不妥当,就会给牛带来疾病,养殖户和农户们都要注意防范。山东鑫旺饲料工业有限公司美女小编主要叙述的是夏季养牛的注意事项及夏季养牛的防疫工作,希望对广大畜牧业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夏季养牛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夏季放牧,抓春膘
夏季适合放牧,也是给耕牛抓春膘的好时节,因此农户要把握好时机给自家牛抓一抓春膘。但是一味地放牧也不见得是抓春膘的方法,放牧一定要得当。
夏季对于农户家中饲养的耕牛来说,是一个繁忙的季节,本身耕牛活动量增大,而夏季也比较适合放牧,耕牛在放牧时很容易因为贪吃而发生胀肚现象,造成消化不良,因此建议农户在对耕牛放牧之前可以先喂一些干草,再给其饮用一些清水,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放牧过程中过度进食。一般情况来讲,饲喂顺序为先饮水,然后喂适量的干草,待牛吃五六成饱时,喂给混合精料,同时给牛喂饮淡盐水。待牛休息15~30分钟后再放牧。放牧后,给牛备足饮水和夜草,让牛自由饮水和采食。
2、注意草料品质,防止牛发生胀肚或者中毒现象
一般夏季给牛喂的草料,都是上一年存下来的,即使是夏季农户可以适当地对牛进行放牧进食,但是也不能避免草料的进食,因此上一年存储的草料需要经常检查,避免变质。一旦发霉变质草料被牛进食后,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造成牛中毒,引发胃肠疾病。因此,夏季喂牛必须注意草料品质,严禁用腐烂发霉的草料喂牛。同时夏季放牧时,放牧人也要细心,必须随时防止食用有毒食物,以免发生肚胀或中毒。
3、夏季注意防潮湿,常消毒,同时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夏季除了气温逐渐回升之外,雨水也会逐渐增多,容易造成牛圈舍内环境潮湿,加速细菌繁殖,导致牛很容易感染疾病。因此,要勤清圈、勤垫土、勤晒和勤换垫草,并不定期地在牛舍内撒生石灰或草木灰,以吸潮消毒。同时牛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二、夏季养牛的防疫工作
1、口蹄疫
患这种疾病的牛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没有精神等现象。牛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一般2~3天后体温升至40℃左右,在唇、齿、舌和鼻镜上发生大小不等的第二期水泡,病牛体温下降,吃草困难。如果发现可能患有这种疾病的牛,要立即对其实施封锁、隔离等有效措施。
预防:及时封锁场地,隔离有疾病的牛,对牛场进行全面消毒,分开使用喂养器具。预防口蹄疫要选择优质稳定的疫苗,使用口蹄疫0型、亚洲I型双价疫苗,在颈部或臀部肌肉注射。
2、流行性感冒
简称牛流感,俗称“麻脚癀、缩脚瘟”。是由牛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1℃~42℃,咳嗽、喉头部较敏感,鼻流清涕,无鼻汗,口流透明清涎、磨牙、低头闭眼、双目羞明、流泪、结膜潮红肿胀,四肢下部、耳尖、角尖发凉,被毛直立,精神沉郁,不愿行动,卧地难起,一般第2~3天出现“调角”跛行,食欲减少或不吃食,反刍减少或停止,粪便干燥,小便黄少,肌肉哆嗦。奶牛和泌乳母牛产奶量明显下降。如护理得当,一般不会发生死亡,1周左右可恢复正常。犊牛抗病力较弱,病情表现较重,常可继发病毒性肺炎和肺水肿而死亡。
预防:除加强饲养管理外,应防止天气突变时家畜受寒。发现病牛要及时隔离,并多供给温热饮水。
3、瘤胃积食
主要是消化不良或吃下过多的发霉饲草。患畜停止采食,反刍减弱或停止,瘤胃蠕动减弱,通常排有少量软粪或稀粪,严重者粪内附有血液和黏液。拱背弯腰,腹部膨大。后期,呼吸急迫,脉搏加快,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
预防:合理调制饲料,不喂发霉、腐烂的饲料。
当前市场行情不好,为了降本增效我们山东鑫旺饲料工业有限公司为您推荐性价比很好的美加-菲特70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脂肪粉1:1搭配使用。
美加-菲特70:过瘤胃原理:
过瘤胃脂肪酸钙盐,是棕榈脂肪酸和钙通过皂化反应生成。
瘤胃pH=6-7,在中性环境下脂肪酸钙不溶解,可以顺利通过瘤胃;
真胃pH=2-3,强酸环境下脂肪酸钙分解为脂肪酸和钙;
汪奕